1958年12月9日,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截流工程全部结束。该工程是1957年4月13日开工兴建,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省陕县和山西省平陆县境内,是根治和开发黄河规划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座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性工程。黄河截流后可造成一个3500平方公里的水库,容水量64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000万亩。
自从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修建三门峡水电站决议的时候起,作为新中国抗击自然灾害的特大型工程,三门峡已经在风雨飘摇渡过了半个世纪。与此同时,围绕着三门峡的选址、修建、改造和命运的斗争,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上的各种冲突。
最初设计方案和实际运行的效果南辕北辙,防洪减灾变成了水灾搬家,为国为民的事业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杀手。借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博的一句话:但愿我们能实事求是的评价三门峡的是非功过,不再为制造某种社会效应而重复地犯错误。